【要闻】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商务部就加拿大政府加严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事答记者问
1、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2025年7月1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广西南宁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推进会,总结通报前期进展成效,全面分析当前打私形势,对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成立专班、迅速行动,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零容忍、出重拳”,不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侦办了一批战略矿产非法出口案件,抓获了一批走私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会议强调,当前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少数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内外勾结实施走私的案件仍有发生,虚假申报、第三国转运等规避手法日趋隐蔽。各有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严防战略矿产及相关技术非法外流。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持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研究建立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联合执法协调中心;依法从严从快查办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及时公布一批典型执法司法案例;坚决防止绕道出口,将规避国家出口管制措施的境外最终用户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制定并发布战略矿产合规出口工作指引;指导警示出口企业做好尽职调查,严防相关物项被非法用于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拿大政府加严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当地时间7月16日,加拿大财政部网站发布公告,表示为应对美国钢铁关税和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自8月1日起,将扩大进口钢铁关税配额适用范围、收紧现有配额,对配额外进口征收附加税。此外,将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钢铁的产品征收25%的附加税。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加政府有关公告。加方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宣布采取对含有中国钢铁成分的产品加征关税等单边措施,有关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扰乱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中方利益,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事实上,造成加国内钢铁产业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单边关税措施,但加政府却回避主要矛盾,还试图将产业损害转嫁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贸易伙伴。加方做法于理不合、于法无据、于事无补,将严重损害中加两国正常经贸合作。中方希望加方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中加经贸关系大局出发,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限制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稳定币监管立法进入实施阶段。美国众议院17日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一法案,该法案旨在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然而,该法案曾遭到部分人士的质疑和反对。一些民主党人认为,该法案未能为消费者、国家安全或金融稳定提供足够的保障,并指责特朗普家族与加密货币存在联系。(来源:财联社)4、外媒: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全球最大铜生产商发出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9日曾表示,美国将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据英国《金融时报》20日报道,在距上述关税生效还剩不到两周之际,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董事长马克西莫·帕切科警告,美国这一关税举措正引发市场焦虑。《金融时报》称,特朗普并未明确说明美国征收的50%关税是适用于精炼铜、半成品还是铜矿石。矿业公司和工业用户对这些关税的时限与性质存有诸多疑问。帕切科称,这种不确定性难以应对。“我们的客户有些焦虑,他们需要了解这一切最终会如何收场。”帕切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报道称,企业高管们对美国的关税计划表示担忧。分析人士则警告称,这将威胁美国多个关键产业的发展,从电动汽车到数据中心再到国防产业都将受到波及。“如果(铜)关税正式生效,最终用户——例如数据中心和汽车行业——所受到的连锁效应将会非常强烈。”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巴斯克兰说,一旦美国本土产业感受到关税冲击时,美政府很可能会重新审视关税问题,因为这将威胁美国产业增长。据介绍,铜是全球第三大消费金属,仅次于铁和铝。美国的铜消费量几乎一半来自进口,大多数进口来自智利。彭博社此前分析称,由于铜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工业、建筑施工及数据中心等诸多领域,若关税政策生效,美国经济多个领域将面临成本激增的压力。(来源:环球网)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其他国家承担,但事实上外国供应商只会承担部分成本,最终承担关税的是美国进口商,这些成本正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的计算显示,这相当于美国3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增税。税务基金会估计,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将使美国普通家庭今年损失至少1300美元,明年损失至少1700美元。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关税政策的影响正在显现,新的数据表明美国企业开始感到痛苦,美国政府似乎没有保护美国企业,反而是在伤害他们。美国《纽约时报》则报道称,有迹象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失去动力。多数企业在关税、移民等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观望,招聘意愿趋于保守。(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6、冲击电动汽车,引发多国担忧,美将对中国石墨征重税让美企叫苦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进口石墨存在不公平补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关税,并表示最终决定将在12月5日前公布。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月18日表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希望美方切实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路透社获取的美国商务部事实清单显示,对所有中国生产商统一适用93.5%的反倾销税率及现金保证金率。该政策涉及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的进口产品,适用于碳含量按重量计最低纯度不低于90%的阳极级石墨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或两者混合物。彭博社在报道中写道,对石墨加征关税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紧张局势。咨询公司CRU Group电池材料主管萨姆·阿德姆表示,加征关税将对制造商造成打击,160%的关税相当于平均每千瓦时电动汽车电池增加7美元的成本,相当于《通胀削减法案》中规定的制造税收抵免的20%,这项税收抵免在总统特朗普的预算案中得以保留。阿德姆说:“这基本上抹去了韩国电池制造商一两个季度的全部利润。”特斯拉公司及其关键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公司等企业曾试图阻止加征新关税,理由是它们依赖从中国进口石墨,因为美国国内的石墨行业还不够发达,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对石墨的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去年美国进口了近18万吨石墨产品,其中约2/3来自中国。中国在石墨加工能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能源署5月的一份报告称,石墨是最容易受到潜在供应风险影响的材料之一,“需要紧急努力实现多元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整体走势、美国政府与美国相关企业之间的商谈等因素都会对该措施能否最终落地产生影响,特别是此次加税,将对美国国内新能源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严重影响,这也体现最近美国政府与特斯拉等大型企业相对紧张的关系。 梁怀新认为,如最终政策落地,需要中国相关企业在经营层面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找到替代出口市场;对美国来说,短期影响在于影响其供应链,或将带来相关配套产品的延迟交货,如果长期来看不得不寻找第三方替代产品,且很难实现“无缝替代”,无疑将加大美国企业上游成本。(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