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小米因其巨大的市场份额,经常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面临专利诉讼。但它积极辩护,聘请顶尖律师,并屡获佳绩。例如,2024年,小米赢得了英国首个临时专利许可,该案的案情不同于此后所有类似事项。几年前,小米在对阵精通诉讼的飞利浦时,在战术上打出了高招。2025年6月,小米作为关键挑战者,成功使长角(Longhorn)实体公司Ox主张的专利无效。
最新消息:2025年7月10日,小米连续第三次打击了大西洋知识产权公司(Atlantic IP)的投资组合公司Nera。在德国国家法院取得一项正式和一项非正式中止Nera案件暂缓执行令后,小米在统一专利法院(UPC)被裁定未侵犯一项经过缩小范围的专利主张:EP2642632(无线电力接收器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原属LG所有。汉堡地方分院于当日在公开法庭宣布了这一裁决。
直接影响:Nera(据推测由大西洋知识产权公司实际决策)现在可以选择寻求一种既能挽回面子又节省成本的退出方式,承认小米是一个难以对付且有韧性的目标。或者继续诉讼,寄希望于在后续(尤其是上诉)程序中扭转局面,但风险是可能一无所获且需偿还法律费用。
更广泛影响:非执业实体(NPE)通过在UPC和/或德国国家法院主张专利,常常取得良好结果。但有些诉讼行动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NPEs经常后悔选择第一个被告。如果第一个目标比预期更难对付,可能导致其专利组合大幅削弱(或更糟),这使得说服类似公司支付许可费更加困难。毕竟,第一印象是影响深远。(编译自ipfray.com)
翻译:吴娴 校对:王丹
专利侵权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