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愿屏蔽盗版网站的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所有屏蔽行动都必须经过司法监督。今后,参与者将依靠法院的命令而不是自己的建议实施屏蔽。虽然这一变化确保了对屏蔽请求的适当审查,但并不一定会使屏蔽行动对公众更加透明。
2021年,德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同意自愿屏蔽那些“最恶劣的”盗版网站。
这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权利所有人团体合作,成立了“互联网版权清算机构”(CUII),负责下达屏蔽“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CUII并不依赖法院判决。相反,该民间组织在内部审查流程后,会自行发布建议,评估所报告的域名是否确实与结构性侵犯版权的网站相关联。
作为额外的预防措施,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在执行CUII的所有屏蔽决定之前都会进行审查。
这一非司法屏蔽制度自启动以来已发出25项屏蔽令,针对Kinox、Filmfans、Sci-Hub、Lib-Gen、Romslab和Totalsportek等网站运营的数百个域名。这种制度大大减少了这些域名的流量,据报道效果良好。尽管如此,媒体《Heise》报告称,一项重大变化刚刚发生。
司法监督现已成为必要条件
6月,屏蔽协议的参与方修改了他们的行为准则,从根本上改变了CUII的运作方式。今后,所有屏蔽行动都将在法院命令至少一家互联网提供商屏蔽某个网站之后进行。
CUII写道:”CUII不再审查屏蔽要求,而是负责协调诉讼的启动和进行、法院屏蔽裁决的执行以及不再侵权的域名的解封。”
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修订后的协议,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使未直接成为目标,也将遵循法院命令的屏蔽措施。这与荷兰目前实行的屏蔽制度类似。
摒弃私有化屏蔽令的举措值得注意,但这与准确性问题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据CUII称,主要原因是联邦网络局无法再有效地审查CUII的命令,因为它的资源有限,而且还有其他优先事项要处理。
CUII写道:"联邦网络机构无法保证继续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并保证一如既往的质量水平。因此,它已要求CUII今后由法院进行审查。”
主要变化
根据更新后的协议,权利人将向CUII报告潜在的屏蔽目标,然后由CUII挑选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权利人在法庭上胜诉,他们将把结果通知该机构,该机构将要求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对目标域名进行屏蔽。
虽然这听起来简单明了,但在德国获得盗版网站屏蔽令要比其他地方复杂得多。此前,法院曾裁定,屏蔽措施只能作为最后手段使用,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可能需要对托管服务提供商采取行动。
就在几周前,权利人向欧盟委员会投诉了这些严格的要求,指出它们妨碍了迅速有效的执法。投诉方包括美国电影协会(MPA)、德国音乐产业协会(BVMI)、全球音乐企业家协会(GAME)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它们都是CUII的成员。
这些权利人写道:”过度适用辅助性原则给权利人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他们在获得屏蔽令之前往往需要事先对欧盟的托管服务提供商采取法律行动。”
在获得法院命令并由所有参与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执行后,CUII将负责审查要添加到屏蔽名单中的新域名和镜像网站。如果基础命令允许,则不需要新的法院程序。
权利人将继续负责监督屏蔽条件是否仍然适用。当域名不再链接到侵权内容时,他们将提醒CUII,以便解除相关的屏蔽令。
透明度问题是否解决?
增加司法监督的决定将有助于确保对所有屏蔽请求进行适当审查。尽管如此,CUII的屏蔽通常已相当全面,德国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缺乏透明度这一点。
在德国,没有关于被屏蔽域名的公开概览,这使得公众监督变得更加困难。一位当时年仅17岁的开发人员莉娜(Lina)创办了一个独立的监测网站,之后发现并报告了几个被错误屏蔽的域名。
现年18岁的莉娜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自网站成立以来,她曝光了数十个错误和过时的域名。这些域名往往已不再活跃,但仍被屏蔽。
虽然包括莉娜在内的许多CUII批评者都乐于看到屏蔽权掌握在司法系统手中,但这一变化并没有使屏蔽更加透明。
除了无意中泄露的信息和一个非官方的监测门户网站外,官方并没有对被屏蔽域名进行概述。与旧版本一样,新协议规定将公布有关该网站的“详细信息”,但这并不包括完整的域名列表。(编译自www.torrentfreak.com)
翻译:王丹 校对:刘鹏
经贸热点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