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著作权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两份与人工智能(AI)与著作权法交叉领域相关的指南。这两份指南分别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指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结果的著作权纠纷预防指南》,分别涵盖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登记,以及如何避免因使用GAI而可能引发的著作权纠纷。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指南》
概述与目的
该指南确立了在韩国使用GAI创作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注册的全面标准和程序。随着GAI技术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区分纯粹由人类创作的作品、利用GAI并结合人类创意输入的作品,以及纯粹的GAI输出作品的挑战日益突出,该指南旨在应对这一挑战。
关键定义和原则
“作品”被定义为表达人类思想或情感的创作,需具备明确的人类创造性元素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作者”指实际创作作品的个体,而非仅提供想法或材料的人。GAI则指基于用户提示生成内容(如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的AI系统。这两个定义并非完全等同。
分类与著作权资格
指南明确区分了纯GAI输出与包含人类创造性输入的作品。纯粹GAI输出因缺乏任何人类创意贡献,不符合著作权保护资格。然而,若GAI被用作工具且存在明显的人类创意输入(如通过修改、选择、编排或创造性提示),则该成果可进行著作权注册。指南提供了人类创意被认可的实际案例,包括迭代优化、图像修复或GAI输出与原创人类元素的结合。单纯输入提示通常不被视为创意贡献,除非该过程涉及对输出结果的重大创造性决策和控制。
注册流程和法律效力
该指南详细说明了注册流程及其法律效力。虽然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即自动产生,但注册可带来重要法律优势,例如推定著作权归属、主张法定赔偿的权利,以及在争议发生时享有优先权。在注册涉及GAI的作品时,申请人必须明确区分GAI生成的部分与人类创作的部分,并明确界定保护范围。仅人类的创造性贡献受著作权保护,GAI的输出本身不受保护。注册机构进行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重点审查提交的文件。
案例研究和实用指南
为阐释上述原则,指南包含多个将GAI作为工具使用的注册作品案例研究,详述创作过程及证明注册合理性的具体人类贡献。常见问题解答部分阐明纯GAI输出不可注册,但在素材选择或编排中体现出人类创造性的编辑作品可能符合资格。指南还涉及著作权期限、著作权归属以及记录创作过程的必要性等问题。
申请说明和注意事项
附录提供了填写著作权申请的详细说明,包括如何描述GAI输出和人类的创造性贡献。指南强烈警告将GAI输出错误地注册为人类作品的行为,指出此类操作可能导致法律处罚。
总体目标
整体上,该指南旨在促进人类创造力,并为AI时代的著作权保护提供清晰可行的标准,同时确保与国际条约和不断发展的法律标准保持一致。
《生成式人工智能结果的著作权纠纷预防指南》
概述与目的
与此相反,该指南侧重于预防因使用GAI输出可能引发的著作权纠纷。它面向广泛受众,包括权利人、用户和AI企业,并基于2025年6月韩国法律提供的实务建议及法律语境。
著作权法基础
该指南以著作权法概述开篇,解释著作权、邻接权、专有出版权和数据库创作者权利的基本概念。它还详述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以及侵权可用的救济措施,包括民事和刑事制裁以及纠纷调解。
GAI与著作权侵权
该指南将GAI定义为基于用户提示生成内容的AI,并区分了“GAI输出”(即无人类创造性贡献的成果)与“GAI利用作品”(即包含人类创造性的作品)。它强调了GAI的技术特征,指出输出内容有时可能与训练数据高度相似甚至完全复制,从而增加版权侵权的风险。
侵权的法律标准
确定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标准已详细阐述。侵权行为的判定基于依从度,即创作者是否接触并依从了原作品,以及侧重于表达形式(而非仅限于创意)是否相似的实质相似度。该指南探讨了确定责任的复杂性,指出用户和AI服务提供商可能根据其参与程度和对原作品的了解程度承担责任。
利益相关者指南
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南:
权利人:建议其采取技术和法律措施防止其作品在AI训练中被未授权使用,例如实施robots.txt文件、嵌入元数据以及明确拒绝用于AI训练使用。
使用者:建议其避免输入直接引用特定作品或角色的提示语,并在使用或分发GAI输出时应谨慎行事,尤其是在商业用途时,因为他们有责任确保其输出不侵犯第三方权利。
AI企业:建议其实施技术防护措施(如内容过滤、提示词重新解释和重复资料删除),获取训练数据的合法授权,并在服务条款中明确责任划分。该指南还强调了使用合法审核的数据集以及提供清晰用户指南的重要性。
服务条款与用户责任
该指南对传统服务条款进行了梳理,特别强调用户需确保其对GAI输出结果的使用不侵犯他人权利。部分AI服务提供商在特定条件下提供赔偿责任,但用户必须遵守服务指南才能享受此类保护。
附录与常见问题
在附录中,该指南解答了常见问题,包括GAI输出是否具备著作权资格、风格与表达之间的区别、合理使用考量因素,以及跨境纠纷中韩国法律的适用性。该指南明确指出,仅含有人类创造性输入的作品具备著作权资格,而侵权或合理使用的最终判定权在于法院。(编译自www.jdsupra.com)
翻译:吴娴 校对:王丹
经贸热点维权